社交恐懼症該如何應對?了解症狀並逐步改善面對人群與社交障礙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呢?你曾經在面對社交場合時,萌生出想要逃離的想法嗎?試著想像一下,當大家開始在小組討論中陸續闡述自己的想法時,你開始感到焦慮不安、手心冒汗,呼吸變得急促,感覺大家都在注視著你,你害怕出糗,卻也不知道要怎麼表達,甚至產生想要逃避當下的環境,變得越來越排斥與人群接觸,這便是許多社交恐懼症患者在面對社交場合時常出現的狀況,而「社交恐懼」可能比想像中更貼近你我的生活喔!本篇就來帶大家認識「社交恐懼症」、進一步理解社交障礙的原因,一起改善面對人群時的恐懼吧!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難道不是害羞內向?
社交恐懼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或稱為 Social Phobia),又稱為社交焦慮症,屬於恐懼症的一種,特徵是對於與人群相處、社交場合會引發恐懼情緒,是十分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發病期間大多落在17歲到30歲之間,男女性的發病比率差異不大,統計約有4至14%的人會罹患社交恐懼症,幾乎每10人就有1人深受社交障礙之苦。然而社交恐懼症患者鮮少尋求專業協助,或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出現社交障礙,發病比率相信高出14%許多,不能不重視其嚴重性(註1)。
像是常有人將社交恐懼誤會為害羞內向產生的反應,但其實兩者之間有差異性,一般的害羞表現並不會因為參與社交活動而產生負面情緒、出現詆毀自我的評價,而社交恐懼症則會讓人因為焦慮進而無法妥善處理或面對任何社交場合,例如上班、上學等,並感到自我懷疑,甚至併發憂鬱情緒,這樣不合理的焦慮害怕已大幅影響到日常生活。此外,也不是只有害羞內向的個性才會出現社交恐懼症,活潑外向的人格也可能出現社交障礙(註2)。
面對人群感到害怕,我這樣算是社交恐懼症嗎?
目前社交恐懼症分為二大類,分別為只有在特定場合(如演講、表演、上臺報告等)才會出現焦慮症狀的「特定性社交恐懼症」,另外則是只要面對社交場合,需要與人群進行互動便會焦慮難安的「廣泛性社交恐懼症」,具有社交恐懼的人常無限放大別人的眼光,並開始對於自我表現不良感到自責,陷入悲觀的情緒中,也會過分在意外界的評價。(註2)
若想要簡易測試自己是不是有社交恐懼症,可利用李氏社交焦慮量表(the 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 LSAS)(註3)進行測試,透過問卷填答檢測是否有社交障礙的傾向。問問自己在以下24種情境中,會不會感到恐懼或想要逃避?
計分方式:0(完全不會)1(輕微)2(普通)3(嚴重)
情境 |
恐懼程度(0-3) |
逃避程度(0-3) |
情境
|
恐懼程度(0-3) |
逃避程度(0-3) |
1.在公共場所使用電話 |
|
|
13.使用公共廁所小便 |
|
|
2.小組討論活動 |
|
|
14.在其他人已入座時進入房間 |
|
|
3.在公共場所吃飯 |
|
|
15.成為注目的焦點 |
|
|
4.與他人喝酒 |
|
|
16.在會議上發言 |
|
|
5.與權威人士交談 |
|
|
17.接受能力、技能或智力測驗 |
|
|
6.在眾人面前表演或演講 |
|
|
18.向不熟的人表達不同意或不滿 |
|
|
7.參加宴會或派對 |
|
|
19.直視不熟的人的眼睛 |
|
|
8.在被觀察的情況下進行工作 |
|
|
20.向一群人進行已準備好的演講 |
|
|
9.在被觀察的情況下進行寫作 |
|
|
21.試圖搭訕某人(以建立親密關係為目的) |
|
|
10.打電話給不熟的人 |
|
|
22.將商品退還以獲得退款 |
|
|
11.與不熟的人面對面聊天 |
|
|
23.舉辦派對 |
|
|
12.與陌生人見面 |
|
|
24.抵抗高侵略性的推銷員 |
|
|
測試完後將分數統整起來,若分數在29以下,表示沒有社交焦慮傾向;30-49分可能有輕度社交焦慮;50-64分有中度社交焦慮;65-79分有明顯社交焦慮;80-94分為嚴重社交焦慮;高於95分即有非常嚴重的社交焦慮,建議尋求醫師協助喔!而社交恐懼症發病時也常會伴隨著口乾舌燥、心跳過快、不自覺顫抖、盜汗、緊張、腹痛、頭暈噁心等焦慮反應,也會出現如負面情緒(憤怒、悲傷)、自我懷疑否定、自卑等心理反應,如果在面對社交場合時常會產生上述的狀況,可能要意識到自己是不是出現社交恐懼症。
備註:這項測驗僅供自評參考使用,若需要嚴謹的檢驗結果,還是要找專業的醫療機構喔!
社交恐懼症的原因是什麼?求診要看哪一科呢?
導致社交恐懼症發病的原因目前尚未有明確定論,就現有研究而言,可能來自於過往不良的社交經驗(如當眾受辱或霸凌等)、文化因素、家庭背景或遺傳等因素,都有可能是導致社交障礙的原因,進而引發社交恐懼症。如果想要改善社交恐懼,我們可以先從正確的認知訓練開始,如嘗試正面思考、認知到自己與他人不同是自然且正常的事情,你並沒有什麼過錯,或從生活經驗中提升自信,學會從自我否定中解脫,並適當學習放鬆,讓自己緊繃的情緒緩和下來(註4)。
當然,想要改變這樣的想法十分不容易,當發現無法靠著自己的力量逃出焦慮漩渦時,請不要羞於求助專業,可到身心科或是精神科請求醫師協助,向醫師表達內心的不安與恐懼,也有助於釐清焦慮原因,搭配使用藥物減緩焦慮症狀,上述治療方式都是必要且實際的,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幫助他們從社交恐懼中解脫喔!
不知道要保什麼?
來看我們推薦給您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