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堅

孩子離家後 培養3心態讓自己過得好

瀏覽次數:1次
字體大小
孩子離家後 培養3心態讓自己過得好

父母在撫養孩子階段,常會想「快快長大,像個大人,早點獨立」,一旦孩子長大成人,開始為實現自己夢想努力必須離家,又會覺得失落。台灣家庭隔代教養很普遍,許多阿公、阿嬤甚至需經歷兩次空巢期:一次是孩子、一次是孫子,寂寞感更是嚴重。

65歲黃阿嬤最近的心情就是如此,一手帶大的四歲外孫女被女兒接回台北,家裡突然少了孫女的聲音,心慌意亂,忍不住抱怨女兒,太早接走孩子,忽略她的失落情緒。

空虛、落寞、失落是空巢期典型症候群,若發現身陷人生低潮階段,有些不適應時,不要跌入痛苦情緒中,反而要試著用正向態度面對,才能尋回屬於自我的真實生活。

心態1:開始學習安排自己的生活

生活不會只有照顧孩子這些事,還有許多事情值得探索、參與,做志工、四處旅遊、參訪歷史文物、運動健行、與老同學碰面敘舊……等,與社會保持互動,不要脫節,追尋年輕未完成夢想的熱情。沒有孩子在身邊,反而有時間學習安排屬於自己的生活,開啟另一個嶄新的第三人生!

心態2:對生活要保持熱情

父母照顧孩子常是全心付出,孩子不在身邊以後,要將這份熱情延續到過日子的生活層面,不斷學習新事物,像是拳法、舞蹈、彈奏、養生點穴,或是美拍、直播、烹飪,演戲,想學什麼,就儘管學習,進入校園再次當起學生,也是很有意義的事,目的就是要讓腦袋保持活力。

心態3:安心快樂過活

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多想與介入,並學會放手。從現在開始,學習快樂過生活。活到5、60歲,對於快樂的追求會與年輕時不同,會更重視身心健康,追尋內外一致的樂活感。

分享至


我適合哪些保險呢?

提供您全方位保險建議

預約專人諮詢
請輸入姓名
請輸入正確手機格式
請選擇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個資條款隱私權聲明並且同意送出資料,同意我的個人資料將提供予安達人壽在行銷等特定目的內蒐集處理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