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人壽 LOGO

討厭自己是因為沒自信嗎?3個改善自我厭惡的練習方式

討厭自己是因為沒自信嗎?3個改善自我厭惡的練習方式

你是否也有過討厭自己的想法?其實這個想法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都有那麼一時半刻不喜歡自己,但若是經常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停陷入自我厭惡的情緒中,甚至突然對朋友感到反感,抗拒來自外界的關懷,不但影響了人際關係,對於心理健康也是有所危害。然而,自我厭惡的想法通常事出有因,並且可以透過練習來改善這樣的狀態,本篇就跟大家一起認識「自我厭惡」以及如何正視並克服它吧!

 

為什麼我會討厭自己?造成自我厭惡的原因

自我厭惡的感覺很常發生,像是在聊天時不小心說錯了話,工作沒有達到業績等等,都可能讓人產生「自己很糟糕」的想法,雖然適度的不滿情緒能讓人產生進步的動力,促使人們改善作法,但如果一直處在討厭自己的想法裡,便容易造成自我價值的貶低,會讓人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美好的事物或一段關係。然而,究竟什麼原因導致人們陷入這樣的負面思考中?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註1、3)。

●     關係緊張的童年經驗

許多人的自我厭惡來自於不好的童年經驗,像是很少受到父母的正面肯定,或是被大人們忽略、與父母相處感到緊張,不確定自我的努力是否有得到認同,心中日積月累的不安感,最後導致在與他人相處上,往往先在腦中構築自我否定的想法,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所以不被肯定也在情理之中,下意識走入自我厭惡中。

●     挫折的人際關係

人與人之間常會伴隨著磨合與碰撞,但若常接收到以詆毀他人價值、自尊的溝通模式,或是曾有遭受霸凌的經驗,這類挫折的人際關係都可能在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記憶,日後又遭遇到類似的事情時,可能會讓人聯想到當初窘迫的情境,進而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

●     重大的創傷經驗

人們在經歷重大創傷後,常引發出強烈的憤恨情緒、無法接受自己遭遇到如此橫禍,若創傷的原因與自己有關,龐大的愧疚感便容易隨之而來,甚至想要以自毀方式進行補償。但另一方面,自我厭惡卻又能讓人逃避創傷產生的無助感,比起與之對抗,不如將一切歸咎於自己來得簡單,在自我否定跟厭惡中得到撫慰,也影響日後的思考模式。

●     不斷被放大的貶低聲音

許多人跳脫不出討厭自己的情緒漩渦,也可能是因為心中不斷被放大的貶低聲音,這些聲音可能基於上面提及的童年經驗、人際關係或是重大創傷等,這些貶低聲音通常會不斷圍繞在「你不夠好」、「你一定會將事情搞砸」、「你不值得信任,也不能信任別人」此類言語上。這些呢喃不斷放大負面情緒,明明不需要自責的事情,卻讓自我厭惡感像滾雪球般不斷累積,最後讓人變得自卑、偏激、孤僻,甚至難以相處。

不喜歡自己很糟糕嗎?自我厭惡會有什麼跡象?

剛剛提到可能導致自我厭惡的原因,但或許很多人並不覺得有不喜歡自己,或是憎惡自己的感覺,常態性自我厭惡的人會有什麼較為明顯的跡象嗎?(註1、2)

●     毫無彈性的對錯論

對於結果習慣用對錯二元論去看待,不是對的就是錯的、非黑即白,例如專案沒有通過,那它一定是糟糕無可復加,毫無優點可言,諸如此類的想法與價值觀也會套用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陷入徹底的絕望、自我厭惡的境地。

●     難以原諒自己的過失

面對自身導致的錯誤,常會引起不合理的自責情緒,緊咬著過去的錯誤不放,反覆提醒自己過往的失敗以及缺憾,卻忽略努力所帶來的成果,即便過錯對於整件事情影響不大,自我厭惡性格也會讓你難以原諒自己。

●     對關懷感到反感

如果不喜歡自己的想法已深根蒂固,那麼對於他人的稱讚、肯定或是正面評價,會下意識地感到難以接受,這並非是沒自信或是謙虛的關係,而是打從心中認為自己不值得,或認為稱讚自己的人只是在給予安慰,嚴重一點可能會對關懷產生敵意,像是暴怒、突然對朋友感到反感等等,影響了原本正常的人際相處。

●     常覺得受到他人指責

自我厭惡的個性在面對他人的批評時反而更加難以接受,更加敏感的審視他人的態度及看法,甚至產生受害者情結,覺得別人的意見都是對自己的指責與攻擊,或許他人在對其他事件進行批評,你也會覺得是在針對自己,並且無法對人產生信任。

如果經常出現上述提及的感受,甚至還延伸到更嚴重的情節,可能要意識到或許你已不知不覺中落入自我厭惡的循環中。

你可以不用討厭自己,改善自我厭惡的3個方式

如果發現自己有自我厭惡的傾向,請不要過於焦慮,因為這證明你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這是開始改善自我厭惡的第一步。接下來可以嘗試這3種方式,協助你逐步走出討厭自己的情緒(註3)。

1.   允許自己可以無助與失望

請允許自己可以對於事情感到無助與失望,並同意這樣的感受相當自然,不需要過於憤恨與悲傷,但並不是要無止境的接受失望與無助,反而是要了解到即便準備充分、能力再強大,也是有可能會失敗,進一步阻斷「失敗是因為我不夠好」的自責情緒,試著從失誤中看到問題的本質,跳脫情緒的綑綁。

2.   改變看待事情的視角

我們都很習慣用審視問題的角度看待事情,不斷思考不足之處、需要改進的地方、怎樣做才會讓事情好轉。這樣的思考並沒有錯,但對於深陷自我厭惡的人而言,如此看待事情可能會將他們推入更深的自責中,不妨將角度調整成肯定自我的能力為出發點,相信自我潛能並學會發掘優勢,思考方式從「不足」調整為「長處」,給自己一個正視自己的機會,其實你並不差勁。

3.   與內心貶低的聲音溝通

上述的兩種方式都是在訓練自己,在面對「內心貶低的聲音」時可以與之周旋,甚至反駁它的能力,只要允許自己可以失敗,並開始肯定自己的長處後,你會更加清楚認知到那些自我厭惡是來自何處。當這些貶低的聲音出現時,也會更加了解它是事實還是情緒,不妨穩住心緒、堅定地與這些聲音對話,讓你不再懼怕。

然而,上面提到的練習方式要實行起來並不容易,當感到難以平靜地抽離自我厭惡時,請不要羞於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若發現生活周遭親友有出現討厭自己的狀況,請耐心的陪伴與理解,幫助他們治癒內心的不安!

不知道要保什麼?

來看我們推薦給您的組合

諮詢 Icon

立即免費專業諮詢

中文姓名

手機

選擇我有興趣的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並同意個資條款及送出資料

請與我聯絡

分享至
訂閱健康新知

訂閱健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