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人壽 LOGO

秋冬防心血管疾病 青壯族輕忽不得 該如何預防很重要

秋冬防心血管疾病  青壯族輕忽不得 該如何預防很重要

衛生福利部公布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排名仍高居第二(註1)。別以為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專利,青壯年族群發生率也不低,且秋冬是好發季節,應做好防範,才能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盡到照顧家庭的責任。

心血管疾病是「無情」疾病,典型的沉默殺手,常讓家人來不及道別,令人扼腕!心血管疾病致病主因是血管阻塞所引發的各種症狀,最常見的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發病進程是日積月累,供給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逐漸出現粥樣硬化,讓血管變窄、失去彈性,形成血管阻塞,嚴重時會導致死亡(註2)。

保護心血管 注意這2件事

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其實比癌症更為可怕,國人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若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相關死因,死亡人數比癌症人數還要多出1萬多人,躍升為國人健康殺手第一名(註3)。要保護心血管,必須注意2事項,首先確認你是不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接著從預防做起,確實執行健康生活型態。

注意1:你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

以下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發生心肌梗塞機率較高,需要留意自身健康狀況。

有抽菸習慣

香菸含中尼古丁成分,促使心血管收縮,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心臟不適症狀。

體重過重

BMI值>25,體重超重,三酸甘油脂、膽固醇數值通常偏高,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血壓、血糖、血脂數值超過標準值

血壓、血糖、血脂是衡量身體生理現狀指標,一旦超過標準值,易有血管變窄、動脈粥樣化症狀,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比一般人為高。

40、50歲以上中、老年人

隨著年齡增長,腦血管逐漸硬化、狹窄,容易引起血管阻塞,動脈粥樣硬化也會愈趨嚴重。

更年期女性

體內雌激素分泌越來越少,保護心臟作用降低,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家族遺傳病史

若家族成員中有心血管疾病相關病史,得病機率會比一般人高。

提醒青壯年族群,或許你30幾歲,自認血管年輕有彈性,但如果你是屬於少運動、工作壓力大、多肉少菜的族群,心血管年齡可能已經是50歲卻不自知,必須留意血管老化問題,及早做預防。

注意2:確實執行健康生活型態

向菸說不

不讓尼古丁繼續危害心臟血管。

健康飲食

少油、少鹽、多纖維,多吃原型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規律運動

建議每週運動5天,每次30分鐘的中度運動,健走、慢跑、騎單車、跳舞等。

減重享瘦

維持理想體重,可降低心臟病發病率。

定期健檢

國人可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40~64歲民眾每三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進行檢查,及早發現心臟病潛在因子。

額外手術醫療保障

若為上述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者,未來可能接受心臟血管支架植入或置換手術,在疾病尚未發生前,額外投保手術醫療險,可以減輕部份自費手術與醫材負擔,讓家庭支柱有醫靠,安心有保障。

想了解更多手術險保障 >>>
想了解更多醫療險保障 >>>

不知道要保什麼?

來看我們推薦給您的組合

諮詢 Icon

立即免費專業諮詢

中文姓名

手機

選擇我有興趣的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並同意個資條款及送出資料

請與我聯絡

分享至
訂閱健康新知

訂閱健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