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人壽 LOGO

長照險怎麼買?專家親授該怎麼買到最適合的長照險

長照險缺點多?專家親授該怎麼買到最適合的長照險

有被保險業務員推薦購買「長期照顧保險(以下簡稱:長照險)」、「失能險」的經驗嗎?對於尚未到老年期的人會覺得需要買「長照險」、「失能險」嗎?

 

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11年國人平均壽命為79.84歲(註1),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比例超過20%(註2),每一百人中,就有二十位是老年人口,所以無論是年輕的你、中年的我、老年的他,都需面對「高齡風險」已是不爭事實,壽命延長,另觀察平均壽命與健康平均餘命之差距(即不健康之存活年數),民國108年為8.5年, 民國110年下降為7.56年(註3、註4),並悄悄威脅我們的人生,必須提早規劃與長照相關的長照險與失能險,才能轉移未來長期照護帶來的風險。

延伸閱讀

2023 長照險比較挑選攻略,長期照護類型多,一次搞懂不買錯

什麼是失能?為什麼有必要買失能險?投保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財務準備不足帶來的長壽風險

壽命比預期長久,可能會遇到退休生活準備不足的財務風險。如果65歲退休,平均壽命79.84歲,準備17年退休準備金綽綽有餘,若有機會活到90歲、95歲,必須再多準備10年、15年,財務衝擊顯然預見。

 

收入趕不上物價漲的通膨風險

通貨膨脹指的是「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期間內,持續以相當的幅度上漲」或是「等值的貨幣,其購買力持續性的下滑」(註5),由於長照是替未來退休的規劃,如果輕忽通貨膨脹,長期物價上漲會侵蝕原本退休準備金的價值,可能只剩下一半,以一條大蒜麵包的價格為例,現在是100元,通貨膨脹率3%,24年以後, 100元就只能買到半條麵包。

老年體況下滑造成的健康風險

老年身體狀況不比年輕時,需提前就未來可能產生的健康問題與醫療費用作準備。行政院主計總處發佈資料顯示,110 年健保醫療費用核付金額8,095 億元(註6),65 歲以上高齡者健保醫療費用占40.97%(註7),幾乎占4成之多,可見老年之後對於醫療費用的支出需求變高。

 

長照/失能險保費很貴?該買嗎?老人一定要投保?

就算聽了保險業務員解說高齡帶來的風險,對於如何減輕風險負擔的解方也有一定理解,但還是許多人會有「長照險、失能險的保費會很貴嗎?為何推薦老人一定要投保?」的迷思。

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影響下,年紀逐漸增長的你我更應該思考「長期照護」實質問題,包含醫療花費、安養機構、照護品質等,以及除了健保以外,還有哪些相關商業保險可以幫助到自己?長照險、失能險就是為「長期照護」設計的險種,選擇投保之前,首先需評估自己的需求與條件,值得注意的是,長照險、失能險相關險種,最高投保年齡有限制,依各家保單設計不同,最高為70歲,有些保單只接受65歲或60歲以下的人投保。

長照險/失能險怎麼理賠?

長照險、失能險的理賠,需要符合給付的條件。長照險需經專科醫師診斷確定,並持續一定時間後,仍然符合「長期照顧狀態」,就可以申請理賠,所謂「長期照顧狀態」是指符合「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二項之一。失能險的理賠,無論意外或是疾病造成的失能,只要符合失能程度認定,就能獲得理賠。

更多關於失能險資訊請參考:失能險4大特色https://esales.chubblife.com.tw/pc/wia/index.php

案例1:如如姐登山不慎跌倒,顱骨骨折及顱內出血昏迷

喜歡戶外運動的如如姐,45歲時投保一張「失能照護定期險」,保額25 萬元,年繳保費約五千元,繳費20年,50歲因登山不慎跌倒,導致顱骨骨折及顱內出血昏迷,經過六個月的治療後失能狀態符合長期照護標準,保險公司一次給付25 萬(保額100%),每月給付 5000元失能照護金,最高給付 120萬(240個月,此為範例,理賠條件需視條款合約而定),轉嫁家人的經濟負擔。

案例2: 經常出差的鄭老闆,突然發生冠狀動脈阻塞失能

經常全台出差談業務的45歲鄭老闆,投保定期失能險,保額2萬,有一天突然冠狀動脈阻塞,經急救後,符合重大失能標準(即1~6級失能),一次給付失能慰問保險金48 萬元,每月給付 5000元,最高給付240個月(此為範例,理賠條件需視條款合約而定),減輕了龐大醫療開銷和日常生活所需費用。

延伸閱讀

什麼是失能?為什麼有必要買失能險?投保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失能等級是什麼?一次看懂失能等級表與長照相關理賠

 

參考資料

註1.內政部

註2.國發會

註3.行政院國情通報

註4.人間福報

註5.中華民國統計資詢  

註6.行政院主計總處

 

 

不知道要保什麼?

來看我們推薦給您的組合

諮詢 Icon

立即免費專業諮詢

姓名

手機

選擇我有興趣的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並同意個資條款及送出資料

請與我聯絡

分享至
訂閱健康新知

訂閱健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