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時間用眼,當心眼疾!現代人不可忽視的眼睛保障
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現代人幾乎離不開3C產品,儼然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長時間注視手機、電腦等螢幕,使得眼睛疲勞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也讓現代人面臨前所未有的眼睛健康挑戰,而這些看似輕微的眼睛問題,可能都是眼疾的前兆,不可輕易忽視(註1)!
- 眼睛紅腫:過度用眼、過敏或是感染,都可能使眼睛紅腫,若伴隨視力模糊則要留意是否為急性青光眼
- 乾澀刺痛:長時間盯著螢幕會減少眨眼次數,導致淚液分泌不足,造成眼睛乾澀、刺痛
- 視力模糊:用眼過度可能讓眼睛肌肉疲勞、緊張,造成暫時無法對焦、視力模糊的現象,若未及時改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視力問題
如果忽視眼睛疲勞的警訊,時間久了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眼疾,比如乾眼症、黃斑部病變或視網膜疾病等,不僅會對生活品質帶來很大的影響,還可能增加家庭負擔。所以,預防眼睛疾病、改善用眼習慣,並規劃足夠的眼睛保障,是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課題喔!
眼睛保障重要性:不良用眼習慣正逐步傷害眼睛健康
現代人眼睛疲勞狀況嚴重,是因為多數人容易忽略眼睛健康,以及眼睛保障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覺中以不良的用眼習慣逐漸造成眼睛傷害,你是否也常出現以下情況?
- 長時間盯著螢幕
無論是工作、追劇,還是玩遊戲,長時間注視螢幕會使得眨眼次數減少,眼睛表面過於乾澀,導致眼睛疲勞、乾癢、紅腫,甚至出現暫時性視力模糊。
- 夜晚熬夜滑手機
許多人習慣在睡前滑手機,特別是在燈光昏暗的情況下,眼睛為了清楚視物,將變得更加緊繃,加上藍光刺激加速視網膜細胞損傷,長期下來可能引發黃斑部病變或其他眼疾。
- 閱讀距離過近或姿勢不良
長期近距離閱讀或低頭用眼,會增加眼睛的調節壓力,進而加深近視度數、加速眼睛健康的惡化。
- 忽視休息的重要
長時間用眼卻未適時休息,會導致睫狀肌處於緊繃狀態,增加視力疲勞感,也會影響視力健康。
若長期處於上述的不當用眼習慣中,可能還會導致乾眼症、視網膜病變甚至青光眼等多種眼疾。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視力,還可能給日常生活帶來困擾,如:
- 學習或工作效率下降:視力模糊使得閱讀或使用電腦變得困難,進而影響學習與工作表現
- 生活便利性降低:無論是開車、閱讀或夜間活動受到限制,嚴重可能無法自理生活
- 心理壓力增加:像是擔心眼睛病情惡化或視力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等,都可能讓部分民眾引發憂慮、焦慮,甚至易怒等情緒
規劃眼睛保障:降低眼疾風險,守護視力健康
為了避免錯誤的用眼方式造成的視力問題,良好用眼習慣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也可以藉由規劃眼睛相關保障,來降低因罹患眼疾帶來的健康及財務風險。以下整理三個實用小訣竅,一起來守護眼睛的健康吧!
- 調整用眼習慣,減少視力負擔
良好的用眼習慣是保障眼睛健康的基礎,可以參考以下實用建議,減少視力負擔(註2、3):
- 執行「20-20-20」法則:即每近距離視物20分鐘後,就要注視20英尺(約6公尺)以外的物體20秒,讓眼睛得到充分放鬆
- 與螢幕保持適當距離:保持螢幕與眼睛的距離,最少須在40公分以上,理想的狀態為50至70公分左右,以免距離過近造成眼睛用力過度
- 工作與休息相結合:衛福部建議每工作30分鐘,可休息10分鐘,可促進視力健康,讓眼睛有時間恢復
- 注意環境光線:確認用眼環境光線是否充足,避免過亮或過暗的光源,以免對眼睛造成刺激
2. 定期檢查視力,及早發現問題
眼睛疲勞症狀遲遲未改善,可能是眼疾發生的前兆,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視力檢查,避免未能及時發現眼疾,如白內障、青光眼等的潛在問題,尤其對於高度近視者或有家族眼疾史的人,更應該保持定期檢查。此外,高度近視者需留意有較高的視網膜剝離風險(註4),透過檢查可以及早處理,避免視力進一步退化喔!
3. 規劃眼睛保險,提供長期保障
面對難以預測的眼疾問題,可以評估自身用眼習慣與家族病史,選擇適合的保險項目,提早規劃適合的眼睛保障。例如,搭配終身醫療險或特定眼疾險,能在應對手術與治療費用之餘,還能為眼睛健康提供長期後盾。透過提前規劃保險,無論面對白內障、青光眼手術還是其他眼疾醫療,都能降低經濟負擔,提升生活穩定性。
眼睛是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但隨著現代人用眼時間增加,眼疾問題逐漸成為常見困擾,不妨從現在開始規劃眼睛保障,讓未來生活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