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

三明治族壓力山大?家庭財務規劃3大重點,這樣做就對了!

瀏覽次數:500次
字體大小
三明治族壓力山大?家庭財務規劃3大重點,這樣做就對了!

當三明治族遇上現實時,壓力真的一點都不小!上有長輩要照顧、下有孩子要扶養,自己還得兼顧房貸、日常支出與未來退休規劃,讓不少人每天都像走鋼索,一不小心就失衡。如果你還不懂如何解決家庭財務規劃難題,不妨透過以下簡單實用的重點,讓生活不再驚險過關!

三明治族是什麼?

所謂的「三明治族」,就是指那些同時需要照顧年邁父母、扶養年幼子女的中壯年族群。而這個詞彙以三明治為比喻,描繪出他們像夾心一樣,被兩個世代的需求夾在中間。一般來說,三明治族的多落在40~50歲之間,實際範圍可能更廣。

 

三明治族往往在職場上擁有一定的資歷與經濟條件,但在家庭中,他們的角色非常多元,不只是父母或子女,還可能是媳婦、女婿,經常要在不同身分中切換與奔波。隨著社會普遍晚婚、少子化,以及人口壽命延長,也讓這世代照顧家庭的時間與責任不斷加重。

 

三明治族面臨的壓力來源

對三明治族而言,壓力往往來自生活的各層面,從子女教養、長輩照護,到自身健康與家庭財務,全都壓在肩上。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壓力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四大類:

  • 子女相關壓力:若成年子女在經濟上仍仰賴家庭支持,如償還助學貸款、求職未果或突發意外,容易讓家庭財務陷入吃緊狀態。
  • 長輩相關壓力:長輩健康問題、照護需求與醫療開銷,都讓人身心俱疲。
  • 個人層面壓力:除了外部責任,三明治族群自身也面臨不少挑戰。在高壓與高責任的日常中,若無法適時釋放壓力或獲得支援,經常會引發焦慮與身心耗損,進而影響家庭關係。
  • 家庭整體壓力:當家庭支出高於收入、責任無法共享時,就容易讓人陷入「有心無力」的惡性循環中。

三明治族群如何平衡角色?

對三明治族來說,同時扮演著父母的子女、孩子的爸媽、家庭經濟支柱與職場戰將,角色多重、壓力自然也不小。想要在這樣緊湊的生活節奏中取得平衡?那就要知道有效的時間管理與清楚的優先順序規劃!

 

時間管理與優先順序規劃

三明治族群應該學會釐清每天的目標,並根據重要性與緊急程度排出優先順序。建議從家庭需求、職場目標、休閒安排與個人充電等面向出發,待列出清單後,再區分哪些事情需立即處理、哪些可以延後,避免把自己推向過度疲憊的邊緣。在安排每日行程時,不妨運用知名的SMART原則來幫助規劃:

  • S(Specific):明確設定每日要做的事情。
  • M(Manageable):依據自身能力與資源規劃目標與行動。
  • A(Achievable):目標不過於理想化,必須是可以實際達成的。
  • R(Relevant):結合生活現況進行安排,將目標分類成輕重緩急。
  • T(Time-bound):依據優先順序,設定執行期限,避免拖延。

此外,對雙薪家庭而言,應將配偶視為合作夥伴。通過事前討論每日作息、家務分配與接送安排,像是誰負責買菜、誰接孩子下課,提前協調才可以有效減少摩擦,並降低個人負擔。同時,企業若能提供彈性上下班、縮短工時或遠距上班等制度,將可大大提升三明治族在工作與家庭間的協調彈性。

三明治族群,如何在家庭角色間取得平衡?

對三明治族來說,家庭中的角色繁多,要兼顧生活品質與家人關係,就要建立起有效的家務分工機制。家務工作不只是煮飯、打掃、洗衣、採買這些日常雜務,還包含房屋維修、財務管理、孩子照顧等「看不見但不可或缺」的家庭維運任務。要知道,這些工作是沒有結束的一天,是一場永不停歇的責任接力。

 

在現代雙薪家庭中,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早已不合時宜。夫妻雙方應共同面對家庭經濟與生活打理的雙重壓力,透過溝通與協調來分擔責任,例如:可以定期討論家務分工,釐清雙方期望與偏好,進而減少衝突、提升家庭和諧,在子女照顧方面,也可以靈活運用多元的托育資源,例如:請保母到家、公私立托嬰中心、親友輪流照顧,讓孩子在熟悉環境中成長,同時也能減輕照顧壓力。如果父母或親人身體狀況允許,不妨請他們幫忙協助。

 

此外,善用社區資源也是三明治族群的一大助力!像是地區老人中心、成人日間照護機構、社區托育支持網絡等,都是減輕個人照顧負擔的實用選項。透過外部資源的介入與家庭內部合作,能讓三明治族家庭生活更有彈性、角色分工更為平衡。

三明治族工作與家庭平衡表

策略

具體做法

效益

時間管理

設定明確目標與優先順序
 (SMART原則)

提升效率,減少慌亂

夫妻團隊時間管理
(事先溝通協調)

促進合作,減輕單方負擔

利用企業彈性工作制度
(彈性上下班、在家工作)

增加時間彈性,兼顧工作與家庭

家務分工

明確家務範疇與共同承擔

避免家務無限延伸,責任共擔

開誠布公的家務協商與配合

減少衝突,提升滿意度

善用托兒與長照資源
(保母、托兒所、喘息服務)

減輕照顧負擔,提供專業協助

尋求其他家人協助
(兄弟姊妹、長輩)

分散照顧壓力,增進親情

心理調適

設定個人界限,避免過度承擔

保有個人空間,提升照顧品質

學習不感歉疚,接納自身侷限

減輕心理負擔,增強心理韌性

三明治族群如何制定家庭財務規劃?

對三明治族而言,家庭開銷多元且責任重大,若沒有穩固的財務基礎,一旦遇上突發狀況,往往難以應對,故建立緊急預備金與盤點資產,是家庭財務規劃的第一步。

 

1. 建立穩固的財務基礎|緊急預備金與資產盤點

建議三明治族至少準備「6個月的最低必要花費」作為緊急預備金。舉例來說,若一個家庭每月基本支出約為新台幣165,000元,那麼應備約99萬元作為緊急基金。這筆資金主要用於醫療事故、失業、長輩照護等不可預期的支出,為家庭安全加上一層保護網。5個有效累積預備金的方法:

  • 制定預算、追蹤支出:先從記帳開始,花一個月時間詳細記錄所有開銷,區分「需要」與「想要」。
  • 自動儲蓄,養成習慣:設定薪資入帳後自動轉帳固定金額到緊急預備金帳戶,避免花光才想存錢。
  • 減少非必要支出:檢視娛樂、訂閱服務、頻繁外食等可省項目,將節省下來的錢直接轉存。
  • 增加額外收入:利用下班時間接案、做副業、賣二手物、甚至爭取加薪,並將額外所得優先存入預備金。
  • 設立專用帳戶,獨立管理:緊急預備金應存放在與日常帳戶分開的專用帳戶中,並遵守「只進不出」原則。建議選擇高利率活存帳戶、定存或貨幣市場基金等流動性高、風險低的工具。

另外,也別忘了要資產盤點!除了備足緊急金外,定期整理家庭資產清單,包括:現金、銀行存款、股票、基金與不動產現值。如此不僅能掌握資產結構,也有助於提升理財決策的靈活度與效率。

 

2. 完善的風險轉嫁|保險配置

對三明治族來說,既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又是精神支撐,面對無法預測的意外與疾病,更需要透過保險機制來分散風險。保險就像人生的第一層防護網,能在關鍵時刻減輕財務衝擊,守護整個家庭的生活品質。

主題分類

重點內容

建議與做法

照顧長輩的風險規劃

長照風險難預測,費用高昂,可能轉嫁給子女

及早與父母討論退休金與保險

優先考慮「失能險」因應長期照護需求

可結合壽險與長照險,擴大保障範圍

個人與子女保障

三明治族本身與子女的風險防護同樣重要

子女教育基金:考慮分紅保單或投資型保單

自身保障:建議涵蓋重大疾病險、癌症險、意外險、住院醫療險、長照險等

定期檢視與選擇保單

保單規劃需持續調整,才能維持有效保障

定期檢視保單是否符合現況需求

注意保險公司信譽、保障內容、給付條件與保障期間

按照收入與資金配置合理比例

將保險視為風險防護+資產管理工具


 

3. 穩健的資產增值|投資策略與退休規劃

對三明治族而言,除了眼前的照顧責任與生活壓力,更重要的是為未來打下穩健的資產基礎。無論是孩子的教育金、自己的退休生活,還是整體家庭的財務穩定,都需要透過聰明的投資與規劃,才能真正實現財務自由。

主題

重點內容

建議做法或說明

投資策略:風險控管與子女教育基金

不懂的投資不要碰

優先選擇熟悉的投資工具,或交由專業資產管理人操作

子女教育金可從小開始規劃

可利用壓歲錢定期定額投入股市

退休金準備:越早越好

現在開始規劃不嫌晚

盤點可依賴的社會保險
(如:勞保、勞退)

須評估未來是否能維持生活水準

預估退休後所需收入達現有收入的70~90%

其他

可納入分紅壽險做為補充退休金來源

財務健檢:定期檢視是關鍵

多重開支壓力下仍需規劃退休

每年至少一次財務健檢:檢查資產、負債與投資配置

應以共同溝通取代單向檢討

明確設定目標與步驟

其他

財務討論應納入配偶,共同尊重彼此的花費習慣,並關注是否達成財務目標

三明治族群壓力山大怎麼辦?

三明治族每天周旋於工作、家庭與照顧責任之間,身心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若不適時釋放壓力,往往會對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故學會正確調適情緒與自我照顧,是這個族群能長期維持平衡的重要關鍵!

 

釋放壓力與心理健康調適

  • 覺察壓力警訊,及早求助不拖延:若開始對照顧失去熱情、長期睡不好、常感冒、記憶力變差,甚至工作頻出錯,就可能是身心過載的警訊。此時千萬不要硬撐,應主動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諮詢協助,讓壓力有出口。
  • 拆解任務與調整節奏,降低心理負擔:面對繁瑣的生活與照顧責任,不妨將事情「化繁為簡」。同時,每週至少休息一天,幫助生理節奏回歸平衡。
  • 找到屬於自己的放鬆儀式:照顧別人之前,別忘了也要照顧自己。每天用一杯茶或咖啡的時間放空、聽首喜歡的歌、翻翻舊照片,甚至安排一次回家鄉的小旅行,都是撫慰心靈的好方式。
  • 均衡飲食與睡眠,打造身心防護牆:三餐飲食宜清淡、均衡、多樣化,避免情緒性暴飲暴食。睡前可搭配泡腳、芳香療法或助眠音樂幫助入眠,讓身體有機會真正休息。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幫助身體保持活力。
  • 情緒調適,啟動內在的「智慧自己」:學會與壓力和平共處,是心理調適的關鍵。試著少抱怨、多感謝,以正向心態面對挑戰。面對焦慮時,對可控的部分,設定具體行動計畫;對不可控的,先緩一緩、釐清優先順序,避免陷入無謂焦慮。

培養興趣與提升心理強度

除了學習釋放壓力,三明治族更應該主動培養興趣與提升心理韌性,為長期照顧與家庭壓力建立穩定支撐點。生活中如果有一件讓人期待的事,不論是繪畫、烘焙、攝影、園藝,甚至是學習一項新技能,都能讓身心重新充電,找回自我成就感與生活動力。

  • 將情緒轉化為前進的燃料:有時候,對他人有羨慕甚至嫉妒的情緒不全是負面的。若能靜下心來思考「我為什麼會羨慕他人?」就可能發現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與目標。與其被情緒拉扯,不如轉化為行動力,把自己變成那個讓人欣賞的版本,成為自我突破的動力來源。
  • 主動練習心理韌性,打造穩定心牆:提升心理強度不是一蹴可幾,但可以透過日常的小行動慢慢養成。包括:主動分享、持續創作、面對挑戰時,聚焦可掌控的事。
  • 建立自我肯定的日常習慣:強化心理韌性的根基之一,就是對自己的信任與肯定。可以試著每天花一點時間回顧自己被稱讚的經驗,提醒自己其實已經做得很好,進一步提升自我價值感。

✅學會傾訴與尋求支援

三明治族承擔的責任多元又繁重,但再強的人也需要喘息的空間。學會傾訴、尋求支持系統,不但能釋放情緒,更能在關鍵時刻獲得實質幫助。你不需要獨自撐下去,願意開口求助,才是真正的堅強。

  • 打開心門,從親密關係開始:別把所有壓力都悶在心裡!與家人、朋友或值得信任的人聊聊,不只是情緒宣洩,更是一種心靈修復。和兄弟姊妹、鄰居維持平時的互動與信任關係,當有突發狀況時,就能互相支援、彼此分擔,成為安心的後盾。
  • 善用政府與社區資源,不是弱者才需要幫忙:現在政府針對三明治族群也開始推出心理健康支持政策,例如:衛福部提供「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每人可享有3次免費心理諮詢,讓你有機會在專業協助下調整情緒與壓力。
  • 照顧者也該休息,喘息服務請放心使用:如果你長期照顧家中長輩,建議了解「喘息服務」的申請方式。這項資源能讓你暫時交出照顧責任,獲得短暫的休息時間,不僅有助恢復身心,也能避免長期過勞而導致健康亮紅燈。
  • 信仰與靈性支持,給你內心深處的力量:許多三明治族透過教會、信仰團體獲得支持與陪伴。信仰能帶來情感連結與價值觀的支持,幫助你以更穩定的心境面對婚姻、育兒與照顧長輩等挑戰,甚至以感恩的心看待人生困境。
  • 召開家庭會議,建立團隊共識:面對家庭照護與財務分工問題,讓所有利益相關者一起參與討論,釐清彼此的角色與期待,共同處理如長照安排、醫療費用、家庭支援等重要議題,有助於形成共識、減少誤解,也讓照顧者不再孤軍奮戰。

面對多重角色與龐大壓力,三明治族族群的確不容易,但你並不孤單。只要願意調整步調、聰明規劃家庭財務、適時尋求支持,慢慢地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照顧他人很重要,千萬也別忘了,更要好好照顧那個努力撐起全家的自己喔!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我適合哪些保險呢?

提供您全方位保險建議

預約專人諮詢
請輸入姓名
請輸入正確手機格式
請選擇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個資條款隱私權聲明並且同意送出資料,同意我的個人資料將提供予安達人壽在行銷等特定目的內蒐集處理及利用

一分鐘 獲得全方位保險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