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

我是不是有憂鬱症 ? 憂鬱症症狀有哪些及如何治療

瀏覽次數:1次
字體大小
我是不是有憂鬱症 ? 憂鬱症症狀有哪些及如何治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有3億多人受憂鬱症所苦,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指出,國內15歲以上民眾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女性是男性的1.8倍。憂鬱症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有高達15%的病患死於自殺(註1)。由此可知,認識憂鬱症、學會如何與憂鬱症患者相處,已是現代人非常重要的一門課題。

憂鬱症是因為大腦生病了

很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心理生病」,其實,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事實上,憂鬱症是一種「生理疾病」,因為大腦生病了,進而引發情緒障礙,同時也會影響認知及生理功能。憂鬱症的成因眾說紛紜,包含腦部分泌神經傳導物質的機制失調,造成腦內某些化學物質失衡,所以患者才會感受不到正面情緒;或大腦中負責掌管情緒的杏仁核過度活化,因此不斷送出負面情緒。除此之外,憂鬱症也會受心理及社會因素所影響,無法歸咎於單一原因。

為什麼會得憂鬱症?

憂鬱症是生理、心理與社會因素等交互作用,所產生的一種腦部疾病,成因相當複雜;簡單來說,一個人會得憂鬱症主要與下列情況有關:

1.基因遺傳:有家族病史者,得到憂鬱症的風險較高。

2.生理因素:腦部結構改變或受損(如巴金森氏症、中風及失智等)、內分泌異常、免疫疾病等,都可能引發憂鬱症。

3.心理及社會因素:壓力、重大創傷、持續暴露於暴力的環境中、受虐、自我要求過高、悲觀或邊緣性格等。

常見8種憂鬱症類型

憂鬱症是多重原因所造成的,表現方式也會隨著成因而出現不同的變化,根據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將其分為以下類型:

憂鬱症分類(註2)

持續性憂鬱症

(輕鬱症)

長期、慢性的憂鬱症症狀,情緒低落狀況持續至少2年以上。
重鬱症每天大部分的時間裡,至少出現5項與憂鬱情緒相關的症狀,且嚴重影響生活達2週以上。
經前期情緒障礙症受女性荷爾蒙波動影響,於生理期前一週開始出現情緒障礙,當生理期開始後,症狀即明顯改善。
產後憂鬱症女性於懷孕或產後期間發生的憂鬱症症狀。
精神病性憂鬱症嚴重憂鬱症狀合併其它精神疾病。
適應障礙症由壓力所引起的,一旦壓力源消失,憂鬱症症狀通常會在半年內痊癒。
季節性憂鬱症好發於陽光較少的冬季,而且容易每年反覆發作。
雙相情緒障礙症俗稱躁鬱症,患者會經歷情緒特別高昂的「躁期」,以及情緒特別低落的「鬱期」,兩者會交替輪流出現,也可能單獨出現。

怎麼知道自己有憂鬱症?

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壓力大,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憂鬱時刻,不過,若下列9個症狀中至少出現5個,且時間持續2週以上,就要小心可能是憂鬱症上身,建議應盡快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

 你有這些憂鬱症症狀嗎?

1.幾乎整天心情鬱悶、煩躁、快樂不起來。

2.對所有活動都提不起興趣,或愉悅感降低。

3.體重明顯下降(或增加);食慾下降(或增加)。

4.幾乎每天失眠或嗜睡。

5.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

6.每天都感到疲倦、失去活力,或無精打采。

7.自我感到無價值感,或出現過度、不恰當的罪惡感。

8.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或猶豫不決。

9.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的意念、企圖或計畫。

資料來源: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

得到憂鬱症該怎麼治療?

憂鬱症的治療方式非常多元,包括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及支持性心理治療等,通常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會依照每個患者的狀況,給予不同的協助。

藥物治療:藥物在治療過程中能夠發揮保護作用,對於中、長期受憂鬱症困擾的人來說,藥物能夠降低其對外在事物的敏感度,也能快速改善情緒問題,並且讓睡眠品質變好。

認知行為治療:分析憂鬱症患者的想法與行為,從而找出其內在的需求,並且藉由調整想法及行為來改善憂鬱症症狀。

支持性心理治療:心理師擔任傾聽及陪伴者的角色,協助患者恢復或改善自尊,以避免憂鬱症症狀惡化或復發。

憂鬱症治療的道路非常漫長,除了藥物及心理治療之外,家人及親友的同理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多安靜傾聽,並且適時的給予關心與支持,才能幫助患者早日走出憂鬱風暴。

分享至


我適合哪些保險呢?

提供您全方位保險建議

預約專人諮詢
請輸入姓名
請輸入正確手機格式
請選擇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個資條款隱私權聲明並且同意送出資料,同意我的個人資料將提供予安達人壽在行銷等特定目的內蒐集處理及利用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