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

為什麼容易累疲倦想睡?3大原因看這邊!

瀏覽次數:1,504次
字體大小
為什麼容易累疲倦想睡?3大原因看這邊!

你是不是常常早睡早起、咖啡也喝了,還是動不動就覺得累、想睡覺?別急著以為只是沒睡飽,其實「很容易一直很累想睡覺」的狀況,可能藏有你沒發現的身體不適警訊!如果你也想了解為什麼總是想睡覺、精神提不起來的話,不妨透過本文深入了解問題根源,讓我們一起對症調整,找回有精神的每一天!

一直很累想睡覺?原因有哪些?

很多人以為只要補個眠、喝杯咖啡就能解決一直很累想睡覺的問題,但真正造成疲勞的原因,往往沒那麼簡單。從睡眠品質不好、作息不規律,到可能的身體機能異常,都可能讓你突然變得很疲倦、精神提不起來,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卻難以入眠。別再忽略這些身體的求救訊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為什麼一直容易累想睡的原因吧!

 

1. 睡眠品質與習慣問題

  • 睡眠時間不足、品質欠佳:睡眠品質其實比時長更關鍵!就算睡滿8小時,但一直淺眠、多夢、半夜常醒,還是會覺得「明明有睡,卻好累」。這也就說明,真正能讓身體恢復的是「深層睡眠」,而不只是躺在床上的時間。
  • 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時呼吸會反覆短暫停止,導致血氧降低、身體無法進入深眠。大多數人自己不會察覺,只會覺得白天特別沒精神。如果已連續幾週都感到疲憊,即使有好好睡覺也無法改善,那就要注意是否與這類睡眠障礙有關,建議及早就醫檢查。
  • 作息不規律:晚睡早起、週末補眠、長期熬夜,這些都會讓身體的生理時鐘亂掉。人體的晝夜節律一旦被打亂,睡再久也不一定補得回來。長期下來,就容易造成白天精神差、晚上又睡不好,形成「越睡越累」的惡性循環。
  • 睡前滑手機,藍光干擾:睡前滑手機、追劇、看平板,其實等於在「強光照射」你的大腦。螢幕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讓你難以入睡或睡得不深,進而影響整體睡眠品質。
  • 賴床或過度補眠:很多人週末會睡到中午想「補眠」,但其實過度賴床會進一步打亂生理時鐘,讓你平日更難早起、白天更沒精神。與其一口氣補眠,不如維持規律作息,讓身體慢慢建立穩定節律,才不會越睡越累。

2. 生活型態因素

除了睡不好,其實很多人「突然變得很疲倦」,根本原因就藏在日常生活裡。從不動如山的久坐習慣、吃得太單一,到喝水太少、壓力太大,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長期下來都會讓身體能量流失、精神提不起來。

  • 久坐不動,氣血不通:上班整天坐著、下班又癱在沙發,自然容易覺得累。反之,適度運動可以讓人精神更好、活力提升,是打破疲勞循環的好方法。
  • 飲食不均衡,缺營養也會累:營養是能量的來源,很多外食族常缺乏B群、鐵質或電解質;而高糖或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會讓血糖劇烈波動,也會讓你一下就很累。
  • 水喝太少、咖啡喝太多:身體一旦輕微脫水,就會讓你整天都覺得昏沉沒力;雖然咖啡因能短暫提神,但喝太多或接近睡前喝,反而會干擾睡眠、讓你隔天更累,變成疲勞循環的幫兇。
  • 壓力與情緒累積,也會拖垮體力:長期焦慮、心情低落或壓力過大,會讓身體進入「戰鬥模式」,消耗大量能量。這種慢性應戰狀態會讓你白天提不起勁、晚上又睡不好,身心互相影響,久了就演變成「持續性疲勞」,不自覺陷入惡性循環。

3. 藥物副作用

別忽略你每天正在吃的藥,有時「很容易一直累想睡覺」的原因,可能就跟藥物副作用有關。如果你在服藥期間突然變得很疲倦、精神提不起來,就要留意是否與藥物有關。尤其是有些人可能剛換新藥,或劑量調整過後,身體還在適應,也可能出現短暫嗜睡或疲憊感。

建議使用任何藥物前都要詳閱說明書,或主動向醫師、藥師詢問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如果你懷疑「越吃藥越累」,千萬別自行停藥,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有替代方案,或調整劑量方式,才能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恢復有精神的生活。

一直很累想睡覺?建議從調整生活作息改善起!

如果你總覺得精神提不起來、怎麼睡都不夠,那麼調整生活作息就是改善的第一步。許多人忽略身體其實有一套固定的生理時鐘,而不規律的作息會讓它失去節奏,進而影響睡眠品質與白天的能量狀態。建立固定的睡眠時間、適當運動、減少夜間藍光刺激、均衡飲食與充足水分,這些看似簡單的小改變,長期下來都能有效幫助你重整身體節律,幫助你從根本改善總是想睡覺的困擾,找回穩定清醒的生活節奏。

👉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

想要擺脫「一直很累想睡覺」的困擾,從調整睡眠習慣開始是最根本也最有效的方法。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起床,不管平日還是假日都盡量維持一致,有助於身體建立穩定的生理時鐘,讓大腦自動在該清醒與該休息的時間切換模式,進而大幅減少白天嗜睡、精神渙散的情況。

此外,午睡若安排得當,也是提神的小幫手。建議午間安排10~25分鐘的小睡,最長不超過30分鐘,才能避免進入深層睡眠,避免醒來反而更累的「睡眠慣性」。至於許多人習慣假日狂補眠,雖然看似能彌補睡眠不足,但過度賴床反而會打亂生理節律。建議每天維持一致的作息時間,才是真正告別「睡再多還是很累」的重點!

👉優化睡眠環境與睡前儀式

想改善「一直很累想睡覺」的困擾,除了養成規律作息,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與睡前儀式也同樣重要。這不僅能幫助更快入睡,更能讓睡眠品質變得穩定、深沉,真正達到休息效果。

  • 減少夜間藍光干擾:睡前至少一小時,應避免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會發出藍光的電子產品。
  • 營造安穩、舒適的臥室環境:睡眠空間的光線、溫度與安靜程度都會影響你的入睡速度與睡眠深度。
  • 建立屬於自己的睡前放鬆儀式:每天睡前1小時,進行一些讓人放鬆的習慣動作,能有效幫助大腦「進入備眠模式」。

👉 白天活動與壓力管理

別以為只有睡前的作息才會影響睡眠品質,其實白天的活動安排與壓力管理,才是真正決定有沒有精神、會不會一直很累想睡覺的關鍵。

  • 早上曬太陽,喚醒身體節律:每天早上到戶外曬曬太陽,有助讓你在白天更清醒、晚上更容易入睡。
  • 適度運動,提升能量循環:白天進行適量運動是擺脫身體沈重感的有效方式,像是快走、瑜伽、慢跑這類中等強度活動,只要每週5天、每天30分鐘,就能有效改善長期疲勞。
  • 釋放壓力,穩定情緒也穩定體力:壓力會悄悄偷走你的能量,透過簡單的放鬆練習來安定神經,例如:深呼吸、冥想或漸進式肌肉放鬆法、寫下讓你焦慮的事並列出對策、安排每天一段「無目的的放空時間」,讓大腦真正休息。
  • 讓身體重新找回節奏與平衡:要真正擺脫「一直很累想睡覺」的狀態,關鍵不只在於多睡,而是讓身體重新建立有規律的生理節奏。

一直很累想睡覺?飲食與營養補充要正確!

如果你經常覺得沒精神、動不動就想睡,除了調整作息與壓力管理,飲食與營養補充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透過均衡飲食與關鍵營養素的補充,可以幫助維持血糖穩定,讓你白天更清醒、注意力更集中,也不容易陷入「一直很累想睡覺」的疲勞循環。以下就帶你了解,哪些飲食習慣與營養元素最值得留意,從吃對開始,找回真正的活力與精神狀態!

飲食與營養補充小技巧,三餐均衡是基礎

  • 早餐要吃得對,低醣+高蛋白:一天的開始就靠早餐打底,建議攝取低醣、高蛋白的食物,有助於穩定血糖、維持清醒。
  • 少量多餐,避免血糖雲霄飛車:長時間不吃東西會讓血糖偏低,一次吃太多又會讓血糖飆高後快速下降,這就是造成「餐後昏昏欲睡」的主因。建議可在三餐間加1~2次健康點心,例如:堅果、水果、優格等,幫助能量平穩釋放、避免突然疲倦。
  • 優質蛋白+複合碳水化合物是穩定能量的組合:每天要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是身體修復與活力的來源。主食則建議選擇全穀類、地瓜、糙米等複合型碳水化合物,比起精緻澱粉來得更耐餓,也能避免血糖暴起暴落。
  • 少油少糖,才不會越吃越累:過多的含糖飲料、甜點、油炸或重口味食物,會加重代謝負擔,導致血糖快速震盪、影響睡眠品質,長期下來容易讓你越吃越沒精神。
  • 喝水足夠,咖啡要喝對時間:脫水會讓血液循環變差、養分與氧氣運送變慢,進而造成頭暈、疲倦;咖啡雖然能提神,但若傍晚後攝取,可能會干擾入睡。

關鍵營養素與提神食物來源

除了三餐均衡,想真正改善「一直很容易累想睡覺」的狀況,就不能忽略幾項關鍵營養素與日常中容易取得的天然提神食物。這些營養對於能量代謝、神經穩定、血氧供應都有正面幫助,吃得對,就能幫助穩定精神、擺脫疲憊感!

營養素

代表性食物

維生素B群

全穀類、深綠色蔬菜、草莓、香蕉、牛豬肉、內臟、蛋黃、堅果

大豆、黑巧克力、鮭魚、鯖魚、南瓜子、深綠色蔬菜

豬肉、雞肉、豬肝、黑芝麻、花生、紫菜、紅莧菜

紅肉、貝類、豆類、南瓜子、葵花籽、松子、堅果

Omega-3脂肪酸

魚油、鮭魚、奇亞籽、核桃

膳食纖維

酪梨、四季豆、燕麥、納豆、紅豆、黃豆、鷹嘴豆、牛蒡、糙米

優質蛋白

雞蛋、豆魚蛋肉類

複合碳水

全穀類、地瓜、燕麥

特殊食物

香蕉、黑巧克力、南瓜子、奇亞籽、薑黃

一直很累想睡覺,也可以這樣做!

當「突然很累想睡」的感覺瞬間襲來,不見得每次都有時間午睡或休息,這時候可以善用一些快速提神小技巧,幫助自己重新集中注意力、喚醒精神狀態。不過要注意,這些方法雖然能短暫緩解疲倦,但要真正改善長期疲勞,仍需要從生活中著手,透過規律運動、飲食調整與壓力管理,打造穩定的身體節奏,才不會陷入「越來越累」的惡性循環。

快速提神方法,即刻喚醒精神

當你在工作、讀書或開會時,突然覺得眼皮沉重、精神渙散,這時不一定非得靠咖啡撐場,其實有一些簡單有效的快速提神方法,能幫助你迅速擺脫昏沉,重新集中注意力:

✔ 短暫伸展與動一動:久坐會讓血液循環變差,進而引發疲倦感。建議定時起身走動幾步,做個伸懶腰、轉轉脖子、拉拉背部或腿部,這些簡單的動作都能刺激血液流動,喚醒身體肌肉,讓你瞬間有精神。

✔ 深呼吸+喝水提神:進行深呼吸練習,能幫助神經系統穩定下來,提升供氧效率。再搭配喝一杯溫水,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能幫助身體代謝運作更順暢。

✔ 曬太陽:到戶外走一圈、曬曬太陽,讓自然光刺激視網膜,大腦會自然分泌有提神效果的激素,有助於調整生理時鐘、清除腦霧、提升專注力。

✔ 洗臉或刷牙:用冷水拍臉或刷牙,都能瞬間喚醒感官,讓你感覺「整個人清醒了」。

✔ 薄荷香氣與咀嚼動作:咀嚼無糖口香糖,尤其是薄荷口味,不但能刺激腦部血液循環,還能喚醒感官反應。

當「很容易一直累想睡覺」成了你每天的日常,不妨就從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開始調整。學會傾聽自己的身體、用對方法照顧它,你也能慢慢找回穩定有力的節奏,讓「精神好、有活力」不再是奢望,而是每天都能擁有的狀態!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我適合哪些保險呢?

提供您全方位保險建議

預約專人諮詢
請輸入姓名
請輸入正確手機格式
請選擇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個資條款隱私權聲明並且同意送出資料,同意我的個人資料將提供予安達人壽在行銷等特定目的內蒐集處理及利用

一分鐘 獲得全方位保險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