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人壽 LOGO

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搞懂其定義、應急處理與預防策略

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搞懂其定義、應急處理與預防策略

「食物中毒」以往是人們經常忽略的健康風險,但隨著近年來食安問題不斷傳出,大家開始意識到食物中毒所帶來的危害其實比想像中的還要貼近生活。如2024年4月初震驚全臺的「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不僅導致30人以上出現噁心、腹瀉、嘔吐等食物中毒症狀,甚至有人因此失去寶貴生命(註1)。根據衛福部統計數字顯示,在2023年共有633件食物中毒通報案件,影響人數累積超過5,000人(註2),如此驚人的數字都顯示食物中毒問題絕對需要大眾提高警覺,不能只是認為吃壞肚子便輕鬆帶過,而進一步了解食物中毒症狀,學會如何應急處理與預防,就是本篇文章要與各位分享的重要課題。

食物中毒的定義是什麼?吃壞肚子算嗎?

什麼是食物中毒呢?依照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定義來看,只要有2人以上吃了相同食品而引發相似的症狀,就稱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此外,像是因為細菌毒素(如大腸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狀,或是從食品上檢測出同樣類型的致病菌或毒素物質,又或是因為吃到食物上的化學物質或天然毒素等物質,即便只有1人出現症狀,也會當作食物中毒案件(註3),所以如果與家人吃完同樣的食物,都出現吃壞肚子、嘔吐等相同症狀,很有可能是食物中毒,請盡快前往就診。

而根據引發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可分為以下4種類型(註4):

  1. 細菌性汙染:常見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2. 病毒性汙染: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
  3. 食物天然毒素:自然界中許多動植物本身自帶有毒素,如植物性毒素、河豚毒、麻痺性貝毒等。
  4. 化學物質殘留:像是農藥殘留、非法化合物、重金屬等物質。

上述這些類型的病因物質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進一步影響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甚至是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並引發一系列的不適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食物中毒會有哪些症狀與病徵呢?

食物中毒的症狀會因為引發原因不同而略有差異,最常見的中毒症狀如(註4):

  • 腹瀉、腹痛:典型食物中毒症狀之一,因有毒物質影響消化系統的不良反應,有時可能伴隨血便或膿便。
  • 噁心、嘔吐:部分病因物質會使身體出現噁心反胃感,嚴重時會嘔吐不止。
  • 發燒、畏寒:食物中毒可能引發人體部分系統失常,導致發燒或發冷的狀況。
  • 頭痛、虛弱:全身性的不適症狀也是食物中毒常見的病徵。

一般而言,食物中毒症狀會持續1至2天,嚴重可能會延續1週至10天,若在期間內中毒狀況仍無法好轉,請立即就醫尋求適當治療。發生食物中毒時不見得每個症狀都會出現,也可能出現其他的症狀,取決於食物中毒的原因與吃下多少有害物質而定,且每個人的抵抗力、年齡、健康狀況不同,也會影響食物中毒的嚴重程度,抵抗力較低的幼兒、孕婦、老年人或是慢性病友更要特別留意,避免引發其他併發症。

食物中毒初期如何應急處理?

如果不幸出現吃壞肚子、腹瀉、嘔吐等輕微食物中毒症狀,我們可以先進行初期的應急處理與自我照護(註5):

  1. 先暫時停止進食,讓腸胃充分休息一段時間。
  2. 注意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食物中毒最常見腹瀉不止與嘔吐不斷,都可能導致身體出現脫水現象。
  3. 若狀況未改善或惡化請迅速就醫。

假如食物中毒現象一直沒有好轉,需立即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必要時請保留最後一次進食的食物,以密封冷藏方式保存,有助於醫師釐清中毒原因。

食物中毒發生時要如何通報?

若遭遇食物中毒案件,不論是發生在自身或是他人,都可向當地地方政府衛生局等進行通報。如發現飲食場所環境衛生堪慮也可通知衛生單位,必要時可提供詳細資訊,如發生時間、地點、違規照片等證據,衛生單位將派遣專業人士前往檢驗調查。

食物中毒會傳染嗎?

若食物中毒是因為細菌性或是病毒性導致,那患者的口沫、糞便等排泄物就有機會帶有病原體,若在經過飛沫、接觸途徑傳播,便有可能擴大傳染,建議應注意患者個人衛生並適當保持安全距離,以免症狀進一步擴散。

食物中毒如何預防?留意四大心法

要避免食物中毒的危害,預防始終勝於治療,而最根本的預防方法就是從個人的食品衛生習慣與飲食環境著手,在將食物送入口之前,可先想想過程中是否有遵循以下四大心法,以免將有害物質吃下肚喔 (註4)!

  • 烹飪與飲食前要記得洗手,如果手部有傷口,請做好包紮與防護措施後,再觸碰食物。
  • 確認食材新鮮,用水也需乾淨,並留意保存溫度在5℃以下,避免滋生細菌。
  • 生食與熟食所用的刀具、砧板與保存容器都需分開,以免交叉感染。
  • 食物須徹底加熱,溫度需達70℃以上,細菌才難以生存。

此外,若食物已出現變質或酸敗現象,千萬不要抱著僥倖心態食用,以免發生中毒,而在食用高風險食材,如河豚、生魚片、醬蝦、醬蟹等生食時,也須格外留意店家或商家的環境衛生,與烹調人員的衛生習慣與專業度,才能吃得愉快又安心。

不知道要保什麼?

來看我們推薦給您的組合

諮詢 Icon

立即免費專業諮詢

姓名

手機

選擇我有興趣的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並同意個資條款及送出資料

請與我聯絡

分享至
訂閱健康新知

訂閱健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