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人壽 LOGO

情緒勒索是什麼?發生時怎麼辦?用特徵判斷並聰明應對情緒勒索吧!

情緒勒索是什麼?發生時怎麼辦?用特徵判斷並聰明應對情緒勒索吧

「情緒勒索」近年來被廣泛討論,不論是在親子相處、情人伴侶或是職場互動等人際關係上,許多人因為在情緒勒索下違背自己心意,進行原本不願意做的事情。那情緒勒索究竟是什麼、怎麼定義?又要如何停止,並從中逃脫出來呢?今天就來與各位聊聊如何判斷情緒勒索的特徵,以及當它發生時可以如何應對。

「情緒勒索」是什麼意思?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博士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提出,意指透過威脅的方式,狹持被勒索人重要的人事物,藉以控制其行為,達到對自己有利的目的。如同字面所示是一種「勒索」行為,就像擄人勒索案件、或是駭客常用的勒索病毒等等。而在「情緒勒索」中,被狹持的便是「情緒」,情緒勒索方會利用操弄情緒感受,讓被勒索方感到不安、愧歉、焦慮、害怕等各種負面情緒,進而滿足勒索方的需求。(註1)

依據佛沃博士對於情緒勒索的定義,分別是由透過讓他人感到不配合,便會遭受傷害的恐懼感(Fear)、若是不做便是不負責任的義務感(Obligation),以及若是做了就是有錯的罪惡感(Guilty),這3種情感組成,被情緒勒索者往往會因此而不得不妥協,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

常被情緒勒索?通常具備這5個特徵

情人:「沒關係,你想怎樣就怎樣,反正我不重要。」

父母:「你要是沒考上,對得起我們養你這麼辛苦嗎?」

主管:「我是看重你才把工作交給你,這份工作也不是只有你能做。」

這些簡單的字句便透露出情緒勒索的意圖,針對他人的罪惡、義務與恐懼感進行操弄,讓人只能往勒索者指示的方向前進。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會輕易的掉入情勒關係裡,但有以下5種人格特徵的人卻非常容易成為情緒勒索的受害者(註2、3):

●     害怕爭論,一心想平息紛爭

大多數的人都不喜歡紛爭的出現,但過於害怕爭論,便很容易成為情緒勒索的對象,只要遇到對方態度強勢,就很可能因為想要平息爭端而做出妥協。

●     依賴他人認同,渴望外界肯定

想要獲得肯定不是一件壞事,但若是將這樣的認同視為最優先價值,就容易陷入被情緒勒索的模式中,將自我感受擺在後面做出違背意願的事情,只為了得到他人贊同。

●     同情心氾濫,招架不了悲情攻勢

有些人對於悲情攻勢的抵擋力幾乎為零,難以拒絕別人的請託,常被冠上「濫好人」的名號,更是情緒勒索者眼中的「肥羊」。

●     自信心不足,優先自我懷疑

當面對他人批評時,會優先認為是自己的缺失,這樣的性格特徵容易陷入自我情緒勒索。自信心不足導致自我認同的動搖,產生「有人提出問題,那我就是錯了」的想法。

●     容易自責,將過錯一肩扛起

對於事情的責任心過強,容易將事情攬在自己身上,稍有錯失便習慣一肩扛起,他人只要表達「都是因為你......」,便能成功進行情緒勒索。

認識情緒勒索6特徵,拒絕不健康互動

情緒勒索通常會出現在不對等的人際關係中,甚至是包裝在關愛的話語下,但不論是出自何處,我們都需要認知到這不是一段健康的互動方式。要如何意識到情緒勒索正在發生?可以透過6個特徵階段辨識(註3):

  1. 「要求」:第一階段是來自情緒勒索方的請求,其可能包裝在關心的話語中,例如「為了你安全著想,我覺得你應該6點前到家」。

  2. 「抗拒」:被情緒情勒的一方若不想按照要求走,便會試圖抗拒要求,不一定會正面衝突,可能會採取間接的方式,像是為了晚點回家故意加班、謊稱塞車等。

  3. 「施加壓力」:健康的互動關係基本上在對方出現抗拒時,雙方便會試圖化解紛爭,但在情緒勒索中,勒索方會進入施壓階段,像是不斷重複要求、透過言語貶低對方,施加情緒壓力等行為。

  4. 「威脅」:若此時被勒索方持續抗拒,勒索方便會利用威脅手段,逼迫對方按照要求進行,如關係破裂、斷絕金援等強硬手段。

  5. 「順從」:一旦威脅奏效,被情緒勒索者就會妥協,滿足勒索方的要求,表面上而言看似解決問題了,但這一步才是惡性循環成立的開始。

  6. 「反覆」:當人意識到情緒勒索能逼迫對方就範,便會反覆的使用相同手段達到目的,不斷重複前述的1-5個階段。

大部分的人對於不合理的要求都會有所意識,但能不能在後續提出拒絕並堅持,就是破除情緒勒索的重要關鍵,梳理一下為何自己會被情緒勒索、害怕的原因為何?並逐個擊破,害怕爭論可先試著冷靜下來、中斷恐懼,常自我懷疑的人可從建立自信心開始,認知到凡事都有不完美之處,不再以他人認同奉為最高準則,並提醒自己劃定責任歸屬、協助的底線,一味的承擔責任而失去原則,容易讓有意情緒勒索的人食髓知味、得寸進尺(註4)。

當然,這些自救方式都需要練習,做出改變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請時刻提醒自己不是單打獨鬥,必要時可求助親朋好友、或是尋求專業心理諮商進行協助。拒絕不健康的互動模式才能讓人際關係與生活品質得到改善,別讓情緒勒索將自己消耗殆盡喔!

不知道要保什麼?

來看我們推薦給您的組合

諮詢 Icon

立即免費專業諮詢

中文姓名

手機

選擇我有興趣的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並同意個資條款及送出資料

請與我聯絡

分享至
註1: 參考書籍《情緒勒索〔全球暢銷20年經典〕: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作者  蘇珊‧佛沃, 唐娜‧費瑟 (Susan Forward, Donna Frazier)
註2: 經理人
註3: 關鍵評論
註4: 康健雜誌
訂閱健康新知

訂閱健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