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人壽 LOGO

買保險規劃順序重要嗎? 先認識人身保險種類的不同

買保險規劃順序重要嗎? 先認識人身保險種類的不同

23歲的小念開始覺得「我沒買保險也過得很好」,後來聽到同學到KTV唱歌遇到火災,終於體會到人身保險的重要性,萬一真碰上了,至少可給自己或家人保障。買保險是買無形商品,目的是轉移風險,購買過程與買有形商品(智慧型手機、名牌包等)相同,購買前應先認識保險商品種類,包含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失能扶助險、壽險、重大疾病險等,才能依據自身需求做好保險規劃順序。

保險規劃常見6種保險種類

不少人一開始接觸保險時,覺得保險商品好複雜。透過以下簡易說明,可以更快速了解6種常見保險種類的保障範圍。

常見險種

保障範圍

醫療險

  • 生病或意外事故的醫療費用花費可不小,若有投保醫療險,可理賠住院期間的治療花費。有些門診、住院手術、藥物或醫療器材費用需要自付,醫療險可彌補相關醫療費用,提供良好醫療品質。

  • 若預算有限,宜先行規劃保費低、保障高的定期醫療險。待日後收入增加或責任變重,再投保終身醫療險,提高一生保障風險。

意外險

  • 意外常是「外來、突發、非疾病」不可預期的意外事故,以致需要門診、手術、住院等治療,甚至不幸往生或完全失能風險的保障保險。

  • 年輕族群在外機會高,多以機車、通勤代步,意外機率較高,意外險是基本保障。

癌症險

  • 罹癌後,會面臨許多治療,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動輒2、30萬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投保癌症險可分擔龐大的醫療費用,或可運用理賠金使用先進抗癌治療方式及醫療器材等。

失能扶助險

  • 是保障1~11級因疾病或意外而喪失工作、生活能力的保險。

  • 分擔失能後造成的工作損失及長期照顧費用,避免造成家人經濟負擔。

壽險

  • 是無形的守護,針對身故或完全失能理賠,給家人或自己的一筆一次性的保險金。

  • 身為家庭經濟支柱,壽險是重要的保障。隨著肩負家庭經濟重擔責任的增大,可視預算提高壽險額度,加強保障。

重大疾病險

特定傷病險

  • 罹患重大疾病或特定傷病的風險因生活型態改變,有年輕化趨勢。若不幸有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或有健保局發的「重大傷病卡」的疾病時,這筆一次性理賠保險金,能用於自身的醫療費用及收入中斷期間家庭所需的生活費

保險規劃很重要 不可忽略的3大原則

原則1: 低保費、高保障的保單優先考慮

若預算有限,短時間不確定自己的需求,可優先考量「低保費、高保障」商品。以定期險為例,可考慮投保定期意外險醫療險,保費可能只有終身險保費的1/3~1/9(註1),花費少,卻擁有大保障。

原則2: 風險損失超過經濟負擔的保障,很重要

風險發生時,損失若是超過我們的經濟負擔,將會成為沉重的壓力。若預算足夠,建議損失大的保障要也需承保,例如:癌症險、失能扶助險、壽險、重大疾病等。

原則3: 眼前可能會發生的風險要及早投保

買保險要有「先顧好眼前,再看未來」的觀念,眼前可能會發生的風險,要及早轉嫁給保險,接著再依據自身需求及預算規劃未來的風險保障。以23歲的小念為例,一名新鮮社會人,預算有限,應優先投保意外險、醫療險,但她是騎車族,失能風險相對提高,也可先行投保失能險,若預算充裕,可採取高額定期意外險、醫療險,搭配高額失能險。

投保前,需建立正確保險觀念

投保觀念1: 買保單一定要從自身需求開始規劃,他人意見及推薦的保單不一定適合自己,但可做為參考。

投保觀念2: 有保險需求時,不要急著投保,而是要先建立正確保險觀念。可以先行查詢各保險公司官網或保險資訊網站搜集保險資料,有一定瞭解後,再選擇適合保險商品及通路購買。

不知道要保什麼?

來看我們推薦給您的組合

諮詢 Icon

立即免費專業諮詢

姓名

手機

選擇我有興趣的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並同意個資條款及送出資料

請與我聯絡

分享至
訂閱健康新知

訂閱健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