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小知識

保險公司該怎麼挑?3大關鍵重點幫你判斷風險並找到推薦的保險商品

瀏覽次數:2,637次
字體大小
保險公司該怎麼挑?3大關鍵重點幫你判斷風險並找到推薦的保險商品

許多新手買保險經常在Dcard、PTT等論壇或社團詢問:「哪間保險公司比較好?如何挑選保險公司?」挑選保險公司的考量因素,除了了解市場上大家推薦投保哪些險種以外,透過了解保險公司的市佔率/規模大小排名、保單產品的CP值、保險公司理賠申訴情況等等,以確保投保的自身權益保障,特別是投保終身型保險,更需要注意。本篇文章教你認識「如何挑選保險公司」的3大關鍵重點。

重點1:保險公司名氣越響亮≠保險產品一定適合自己

通常保險公司之所以大間、很有名,最直接的原因是:該家保險公司的業務團隊非常龐大,特別是早期的保費收費員,每個月都會固定到保戶府上收保費,順便聊聊彼此近況,有理賠事故也會一起協助申請理賠,服務做得非常好,偶爾隔壁鄰居來家裡串門子,再一起推薦公司新推出的商品,「帶貨」能力非常強,該家保險公司的名氣自然聲名遠播。

然而,每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強項及業務發展方向都不一樣。每家保險公司都有自己的精算團隊,也有獨特發展的保險商品,消費者可以先放下對於大間保險公司的迷思,單純比較每家公司的產品力,反而能從中看到保障更多,且符合自身預算的產品。

重點2:保單「申訴率」窺見保戶滿意度

當服務不好,消費者會循管道申訴,而保險商品最常見的申訴案例就是:保險公司不理賠、理賠金額與保戶認知出現極大落差、無法順利履約、不認同保險公司解約等情況。當保戶無法獲得符合預期的保險理賠,出現與保險公司因爲其商品所產生的爭議,就能向主管機關設立的金融評議中心進行申訴。

根據金融評議中心2024第二季公布人壽保險申訴案件統計(註1)全臺 21家壽險公司中,申訴件數最低前10名分別為:

金融評議訴訟案件數最低前10名保險公司 [2] 

排名

保險公司

申訴件數

第1名

第一金人壽

2

第2名

合作金庫人壽

4

第3名

法國巴黎人壽

7

第4名

中華郵政(壽險處)  

11

第5名

臺銀人壽

14

第6名

保誠人壽

16

第7名

友邦人壽

17

第8名

安聯人壽

18

第9名

安達國際人壽

24

第10名

元大人壽

29

資料時間: 2024 第2季

根據上列圖表,排名前十名的保險公司對於從行銷端的業務員訓練、與消費者接觸的第一線客服團隊、設計保險產品的DM、保單條款,再到核保、理賠這一連串的保戶服務都深得保戶的心,也表示保戶在投保當下、或理賠事故發生時,都有獲得對應令人滿足的服務,保戶申訴情況自然就會減少。

重點3:了解一家保險公司財務狀況可以參考RBC數值

RBC是什麼?全名是Risk-based Capital,簡稱RBC,也就是「風險資本適足率」。RBC代表一家保險公司其資本額對應承受風險的比例,當保險公司自有資本越多,或是風險資本越少,RBC越高,代表保險公司財務穩健,承受風險能力較高。

為何要用RBC資本適足率來衡量保險公司?首先需理解保險公司在進行承保業務與投資活動時,通常都伴隨著多種風險,包括承保業務風險(如理賠金額超過預期)、投資與資產風險(如市場價格波動)、信用風險以及操作風險等等。如果一家保險公司無法妥善管理前述風險,或是為提升獲利而進行過高風險的投資操作,將可能導致其陷入資本不足危機,進而影響保戶的利益及市場穩定。而RBC架構的核心目的,是透過對保險公司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量化,確保保險公司具備足夠的資本實力來應對潛在的損失,其計算概念公式如下:

Risk-based Capital(RBC)=自有資本/風險資本 X 100%

計算時,會先將上述各類保險公司可能面臨的風險分配權重,再將其加總,得出一個總體風險資本。接著,將保險公司實際的可用資本與風險資本進行比對,得出資本適足率。

舉例來說,若有一家保險公司的RBC為500%,表示當此保險公司持有1塊錢的風險資本,會有5塊錢的自有資本來應對可能的風險。金管會定義,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達200%才代表資本適足。舉例來說,當整體金融市場因為利率風險而發生嚴重虧損,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低於200%,則主管機關可能就會要求金融機構適時增資,以保持良好的的風險承擔能力。

保險公司的主管機關金管會將保險適足率RBC分為四個等級,資本適足率越高的公司,越能承受風險,並確保保戶權益不受損害。

第一級:資本適足。 RBC 達 200% 以上,代表保險公司財務穩健,RBC 越高則越穩健。

第二級:資本不足。 RBC 達 150% 以上,但未達 200 % 。

第三級:資本顯著不足。 RBC 50% 以上,但未達 150 % 。

第四級:資本嚴重不足。 RBC 低於 50% 以下。

而RBC數值對消費者而言,越高比率的保險公司不僅代表更具抗風險能力,對監管機構來說,RBC也是一個有效的預警工具,可在早期發現就發現保險公司潛在的財務問題,以降低後續可能導致的財經市場風險。

根據保險業公開資訊觀測站(註2),各家保險公司最新揭露之 2024年上半年度之資本適足率,21 家壽險公司中,有20 家公司均達到 RBC 200 % 以上,前 10 名 RBC 保險公司如下:

2024上半年度 人壽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 Top10 [1] 

法國巴黎人壽

1672.23%

合作金庫人壽

1373.48%

安達國際人壽

681.27%

安聯人壽

468.89%

第一金人壽

425.15%

友邦人壽

424.10%

富邦人壽

370.99%

元大人壽

368.05%

國泰人壽

352.08%

臺銀人壽

335.64%

然而,金管會在2020年宣布為合理反映保險業經營風險及提升國際競爭力,將以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研擬的保險資本標準(ICS)作為參考依據,擬定適合臺灣保險業新一代的風險評估標準「TW-ICS」,並於2026年正式實施(註3)。

此舉可能也會讓臺灣保險業面臨新一波的挑戰,如果是以ICS為參考,便會促使保險業者對於風險的分析更加精細,對於資本的要求也會相對提高,保險公司可能會因此調整產品設計,並更注重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系統的強化。此外,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也可能轉向較為保守的投資組合,以減輕資本壓力,後續TW-ICS將如何反應臺灣保險公司的風險承受力,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保險公司在做什麼?認識保險公司的基本運作模式

保險公司的運作模式涉及層面相當廣泛,不過其基本運作大約可分為以下核心環節,每個環節都密切相關,共同撐起一家保險公司的風險分散與穩健財務(註4):

  1. 保險承保業務
  • 風險評估

分析要保人的風險等級,並透過數據與統計模型,判斷是否接受風險。若接受,是否需要增設其他限制條件;若不接受,是否會有其他衍生風險。

  • 保險產品設計與費率制定

根據客戶風險狀況設計保障方案,並制定合理保費,確保風險承擔與盈利的平衡。

2. 理賠管理與執行

  • 事故通報與索賠申請

當受保人遭遇事故,符合理賠條件時,會向保險公司進行事故通報,並提交相關文件,保險公司便會開始受理並啟動理賠程序。

  • 條款審核與金額計算

保險公司將進一步確認事故是否在保障範圍內,並計算應支付的理賠金額。若有理賠疑慮,需與保戶進行協調說明。

  • 理賠的賠付執行

若審核無誤,需確保後續理賠流程能及時支付,提供快速且透明的服務,以達到保險應有功能,並同時提升客戶信任。

此外,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大型災害或巨額賠付,保險公司還透過再保險來分散自身風險,將部分責任轉移給再保險公司。再保險運作系統不僅可以協助風險分散與提升財務穩定性,還可支持保險市場的穩定運行,進一步維護保戶的利益。

分享至


我適合哪些保險呢?

提供您全方位保險建議

預約專人諮詢
請輸入姓名
請輸入正確手機格式
請選擇險種

點選<請與我聯絡>則表示已閱讀個資條款隱私權聲明並且同意送出資料,同意我的個人資料將提供予安達人壽在行銷等特定目的內蒐集處理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