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怎麼買最划算?2大金錢觀念教你聰明投保](https://esales.chubblife.com.tw/pz/library/content_article/pic_120420241712894110.jpg)
「保險怎麼買?保險怎麼買最划算?」是不少想買保險的人最關心的事情,尤其身為家庭支柱的三明治世代,上有雙親要照顧,下有孩子要養育,還得為事業拼鬥,承受「不能倒下」的壓力,更希望買到最划算的保單能夠妥善照顧自己及家人,當意外或疾病來臨時,可以分散風險。
像是2021年台灣發生太魯閣號事故,造成數十個家庭破碎,在這起事故的後續處理中,保險發揮了重要腳色,彙整保險業的紀錄,事故所致的身故理賠逾9,500萬元,這筆保險金讓身故保戶的家庭,日子能繼續過下去。
不同年齡層買保險,有其不同的目的與規劃,20~40歲青壯族群買保險,目的是趁年輕、健康時,建置一定的保障,同時轉嫁風險帶來的損失;40~60歲中年族群買保險,則是希望守護自己與家人的未來,打造且預約幸福美滿的人生;60歲熟齡族群買保險,則是補強不足,同時讓退休後的生活更有保障。
但要怎麼規劃,才能買對保險,發揮最大保障效益?答案是一開始的投保觀念很重要,保險不是買愈多愈好,而是要買真正需要的保障。若有預算考量,可運用雙十原則規劃保險。以下提供購買保險2大金錢觀念的重要性。
保險是什麼?
簡單來說,保險是管理風險的其中一種方式。每個人的一生都存在各種潛在風險,透過投保,預先繳納一定資金,將未來可能承受的部分財務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也就是說,保險是基於人類互助之原則分散風險,集合多數人的金錢,對於潛在風險引起的損失,由保險公司依據合理計算,精算出適當的保險金數額,是一種兼具法律與經濟的風險管理方式。在財務計畫中事先做好保險安排,具有轉移自己、家人的風險,並有保障個人資產作用。
保險有哪些?可分為人身與財產2大種類
保險是風險管理,依照《保險法》第13條規定,分為財產保險及人身保險2大類,財產保險包括火災保險、海上保險、陸空保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及經主管機關核准之其他保險,像是汽機車強制險。人身保險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傷害保險及年金保險,大家較熟悉的是像是人壽保險、醫療險(重大疾病,特定傷病險等)、意外傷害險、年金保險,以下將進一步介紹常見險種。
常見6種財產保險、人身保險簡述
保險險種 | 說明 |
汽車/機車強制險 | 簡稱強制險,為救助交通事故中不幸受害人制定的政策性保險,是用法律規範強制領有牌照的車輛應有投保汽車/機車責任保險義務。 |
強制險給付包含死亡、失能及傷害醫療三大保障。 | |
旅遊平安/不便險 | 泛指出遊旅途中發生意外身故、失能、傷害之相關醫療保障。 |
另外若有旅程取消、旅程縮短、旅行文件損失、旅程延誤、行李損失或延誤、或班機延誤失接或改降、現金信用卡竊盜損失等,可依合約規定申請理賠。 | |
人壽保險 | 簡稱壽險,當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內死亡,受益人可以獲得保險金的一種保險。依照保險期間有定期壽險、終身壽險,投保人可依個人需求狀況挑選,可降低被保險人身故時,對家庭造成的衝擊及經濟負擔。 |
健康保險 | 一種以彌補醫療費用或轉嫁疾病風險的保險,常見的有住院日額型醫療險、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癌症險、長照險等,依據保單條款約定給付保險金。 |
日額型醫療險是以住院天數計算保險金,可協助分攤因住院所需醫療支出、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是在一定額度內依保單條款規範與醫療相關的費用,例如病房差額、醫師指示用藥…等費用支出,可在上限額度內理賠。 | |
重大疾病險是針對金管會規範定義的重大疾病,像是急性心肌梗塞(輕度/重度)、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後障礙(輕度/重度)、末期腎病變、癌症(輕度/重度)、癱瘓(輕度/重度)、重大器官或造血幹細胞移植進行理賠。 | |
長照險是當個人出現生理功能障礙或失智需要他人照護時,提供長期穩定的照顧資金來源。 | |
傷害保險 | 又稱意外傷害險,是針對因不可預測、突然發生的事故,且為外力所引起的意外傷害事故進行理賠。 |
基本保障有「意外身故」和「意外失能」兩種保險金,若遇特定事故,可能會有增額理賠,另有因意外傷害就醫衍生的醫療費用補助,包含病房費、醫療雜費、手術保險金等。 | |
年金保險 | 年金保險是一種人身保險,但與當被保人身故時才能請領的壽險保障不同,而是以被保險人的生存期間作為約定的請領條件,目的是提供退休後作為固定金流來源。 |
常見有傳統年金險、利變年金險及投資型年金險(變額年金險)三種類別。 |
不同險種的保險商品,細節設計各有不同,像是屬於投資型商品的變額年金險,即是在保費累積期間,客戶可以自由選擇投資標的,等累積期滿後再年金化,有的保險公司甚至還推出連結全權委託帳戶的保單,客戶可依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保單。
想買對保險,先了解2大觀念
買保險觀念1:重視風險轉嫁,從「先求有,再求好」需求著手
面對未來風險,哪怕只是萬分之一的機率,都要有轉嫁風險的觀念。身為一名上班族,若以薪資收入條件,僅用省錢、儲蓄的理財方式,很難應付人生遇到的「老、殘、病、死」四大風險,預先做好打算,風險來臨時,才不會徒留遺憾。保險是風險轉嫁的好工具,可以集結眾人力量,付出公平合理的保費,在事故發生時,才能協助度過風險難關。
「錢難賺,風險未知」,所以保險不能亂買,繳交的每一筆保費,都必須花在刀口上,規劃時,需從「先求有,再求好」需求著手,先買可能會遇到的風險保障,例如:保障身故的壽險、保障外來突發事故造成傷害的意外險、如果還有預算,再依人生階段需求,規劃最佳保障內容(如醫療險、失能險),才能適時發揮保險功能。
買保險觀念2:保費支出「雙十原則」供參考
保險精神在於成為「安定社會、維護家庭」的力量,保費支出需以有能力支付為原則,但是該花多少錢買保險?又該買多少保額?因為每個人條件、所承擔責任不盡相同,並無所謂一致性的標準答案,不過為了避免增列不必要的保險及過高的保額,同時提高保險CP值,可以採用「雙十原則」規劃保險,這是保險業提出來可供參考的原則:
1.年繳保費不超過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2.壽險保額至少為年收入的10倍
舉例來說,若年收入為60萬元,每年所繳的保費最好控制在6萬元以內,壽險保額最好為600萬元。雙十原則的好處是控制保費預算,不會亂買、多買,在預算有限之下,可以買到最大保障。若收入有限的新鮮人,不一定要以此為投保根據,可以改為「雙五」或「雙六」,以符合「小錢」買到符合「現階段」,而且「夠用」的保障,當然保障資金充裕者,也可以調高比例,超出「雙十原則」也沒問題。
延伸閱讀: 保險理賠期限是多久?該如何申請?2分鐘快速掌握成功關鍵
你的保險買得划算嗎?怎麼規劃才划算?
划算就是CP值要高,能用相對便宜的保費買到高保障,讓家人無後顧之憂。同時也可以依照個人需求做調整,讓保障因為人生階段變化更為完整。
該如何挑選保險商品,才能符合「划算又完整」的保險規劃?有三個一定得思考的風險方向,必須及早規劃4險種,並可依照年齡階段,調整保險增加的規劃:
1. 責任未了的早逝風險:可考慮壽險、意外險
每個人都有應盡的個人及家庭責任,例如:維持家計、孝順雙親、教養孩子…等,為了降低家庭頓失依靠的風險,應先規劃壽險、意外險,意外發生時,可以避免家計陷入困境,保障家人一段時間之內的生活。
以青年投保族群(20歲左右)舉例,這階段的年輕人以依賴家庭生活為主,對家庭經濟可能尚無貢獻,可挑選「定期」險種,像是定期壽險、意外傷害險、醫療險等,等到有了收入,並趨於穩定後,可再依據個人體況調整為「終身」險種,像是終身壽險、意外傷害險、醫療險。
而社會新鮮人、或是剛結婚的新婚夫妻,在預算有限情況下,將壽險、意外險的風險保障視為優先。倘若發生意外事故,可以讓足夠保額留給家人使用,做為生活費或其他用途。
2. 生病花費的風險:可考慮醫療險
國人有健保制度,就醫時可節省不少醫療費用,但健保費也可能會有調漲的機會,未來生病就醫的自付額度可能因此而變多、變高。此外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新型態自費的醫療也屢見不鮮,建議投保醫療險,減少龐大醫療費的負擔。
以青壯年(20~49歲)族群為例,該階段多半是職場族群,有經濟收入,身體健康狀態因年齡增長會有逐漸下滑趨勢,可依自身需求及家族病史,增加癌症險、重大疾病險等保障,避免生病就醫自費額度變高,減少龐大醫療費的負擔。若預算寬裕時,可依據需求選擇繳費15年或20年,保障終身的終身型壽險及醫療險。
3.出現失能無法工作的經濟風險:可考慮失能扶助險
衛生福利部2023年公布統計資料顯示,全台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人口已達121萬人(註1)。不要以為失能是老年人的專利,任何人不分年紀都有失能風險。衛福部統計,對照年齡分布,18~64歲族群占比高達48%,其中又以50~59歲、30~44歲的比例最高(註1)。年輕族群有可能是車禍、災禍引起失能,失能扶助險的設計主要是轉嫁被保險人因身體失能而需他人照護的風險,避免因失能無法工作,又需長期照顧,讓家計陷入困境。
買對醫療險,會提高自己及家人的保障防護力,除能享有更多醫療選擇,醫療自費也不用擔心。
另外,民眾對理賠也應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該準備哪些文件。以身故保險金為例,若被保險人身故,家屬或受益人可準備保單、理賠申請書、被保險人的除戶戶籍謄本與死亡證明文件、受益人生存身份證明等資料,向保險公司提出申請。
基本上,相關證明文件應為正本,如果申請的是年金商品、投資型商品或具現金價值商品之給付,需另外準備或到保險公司官網下載相關文件。依保險法規定,因保險契約所生的請求權,有2年的請求權時效。因此自理賠事故日發生起的2年內皆可提出理賠申請。
安達人壽提醒,保險不是買了就好,年齡增長、體況不佳都有可能造成保障漏洞,需要每年定期檢視,做適當的調整,才能建立周全防護網。安達人壽有完備人身保險險種,投保安達,在面對風險時,可以提供給自己及家人最實質的幫助,多一份安心及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