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張健保卡就能使用便利的醫療服務,為什麼還需要買手術醫療險?但你知道嗎?當有重大疾病或手術治療時,有些醫療耗材是需要自掏腰包的,並未包含在健保給付範圍,因此需要透過醫療保險加強保障,減輕自付金額負擔,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治療方式。
為何需要買手術醫療險?
原因1:國人一生醫療費用要花394萬元 買張手術醫療險可減輕負擔
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統計資料顯示,104年國人手術約1,500萬人次,門診手術1,037萬人次,住院手術460萬人次,其中15~44歲青壯年門診手術比例約占40%,45歲以上中老年住院比例約占74%(註1)。另外2017年國人醫療保健支出達1兆1,274億元,平均每位國人每年醫療費用支出為4萬9,015元,若以平均壽命80.4歲來算,平均每位國人一生至少要花394萬元醫療費用(註2),從以上數據,顯見國人手術治療比例不小,負擔的醫療費用也不低,不妨透過投保手術醫療險及早做好醫療規劃,減輕負擔。
原因2:新型醫療技術自付費用高 手術醫療保單可降低自付醫療費用
醫療技術進步,有不少新型手術、材料費、藥品費等健保並不給付,需要額外自費購買。以心臟支架為例,健保提供的是裸金屬支架,半年內術後血管再狹窄率可能超過50%,會提高血管栓塞的機率,更可能引起心肌梗塞;若改裝自費塗藥支架,半年內術後血管再狹窄率會降低至5%以下,但是手術治療費用不便宜,扣除健保補助的部分,一支還需要自費約5、6萬元,若一次需裝2、3支,自費金額就可能高達十多萬元,對一般家庭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註3)。如果投保手術醫療保單,就可以降低醫療費用負擔,同時享有更好的醫療品質。
醫療費用愈來愈貴 掌握3大重點負擔降低
醫療費用愈來愈貴,已是不爭事實。投保前,應掌握以下3大重點仔細評估,才能買到符合自身需求,又能減輕醫療負擔的手術醫療保單。
重點1:檢視自身手術風險程度
雖然意外無處不在,但從事室外活動或工作的人,發生意外比例普遍多過室內,門診或住院手術的發生機率會比從事室內工作的人高,投保之前,應先檢視個人手術風險高低程度,評估所需的保障額度。
依據年齡,青壯年門診手術比例高(註1),以28歲送貨員為例,因意外引起的門診手術比例偏高,建議可投保含意外醫療的保單。
中老年人住院比例高(註1),50歲以上因疾病及老化,需要手術的機會增加,建議可投保終生手術醫療險。
重點2:投保前,詳閱理賠保障範圍
不少人以為買了手術醫療險,只要有手術,就有理賠?但事實並不非如此,需要看保單內容,如果手術項目並未載明於保單保障範圍之內,就無法獲得理賠。
目前手術分為兩種,一是門診手術,當日即可回家休養;二是住院手術。每張手術醫療險對手術認定不同,保障範圍也有不同,加上目前許多新型手術,例如:達文西手術切除術、腹腔鏡切除術等,可能不在保單手術列表範圍內,投保前需詳閱條款所附「手術列表」,有記載在列表的手術項目,才得以理賠。
重點3:考慮規劃特定手術保障
現階段有越來越多手術從住院手術,轉型為門診手術及處置,例如:白內障手術等,此外,面臨癌症或是重大疾病的治療,都會介入先進醫療技術,可以依據自身醫療需求,趁早規劃特定手術醫療保單,減輕醫治費用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