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救人一命!捐血對健康有哪些可能益處?
捐血是否對身體健康有所好處?人體血液中約有40%-50%為負責攜帶氧氣的紅血球,紅球血平均約可存活120日,捐血時因為骨髓幹細胞受到短暫的刺激,會加速造血,平均會在20至60天內將捐出血的補滿,因此可以說是促進紅血球的新陳代謝。
此外,研究文獻中,針對女性捐血者的觀察研究也發現,捐血頻繁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較低,似乎對心血管疾病有保護作用。[註1]另外,因為捐血促進紅血球與鐵質的代謝,可以減少鐵質累積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因此被認為與某些相關癌症的風險下降有關係。[註2]
在最新一份由《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研究中發現,經常捐血的消防員體內的血液「多氟烷基」類的濃度較低。這是一種常見於界面活性劑等工業化學用物質,有累積在身體內的潛在毒性效應,大量暴露可能會增加免疫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異常、肥胖、高血脂甚至惡性腫瘤的風險。[註3]
整體而言,捐血能夠促進造血細胞的新陳代謝,讓身體自行製造新的紅血球,而觀察性研究也發現經常捐血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癌症機率有關。經常接觸化學物質的消防員研究中顯示,捐血似乎能幫助代謝潛在的有毒物質。
體重太輕不能捐血?捐血有哪些限制
哪些人可以捐血呢?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的規定,年滿17歲以上65歲以下,一般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女性45公斤以上,男性50公斤以上,經過血液檢查後血紅素、血小板、白血球、血漿總蛋白都正常,並且沒有高血壓等問題者就得捐血。一次捐血為250毫升,體重大於60公斤者可捐500毫升。
不過,特殊生命階段族群如孕婦、最近曾進行大手術者,或是曾經感染過法律規定的各項疾病,都不能夠捐血。其中必較需要注意的是,國人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率不低,而B肝、C肝感染者必須暫緩捐血;捐血之前除了會由捐血中心(站)人員進行健康評估,自己也可以先到衛福部或中華民國血液基金會公開網站,瞭解相關規定。
捐血前勿熬夜操勞!練習肌肉運動助緩解不適
捐血可能會引起虛弱、頭暈、噁心等不適反應,建議在捐血前要先補充足夠的水份,適當攝取含有鹽份的食物,可以幫助在捐血後更快恢復血量。常聽到有人捐血後暈倒,通常是前一天太過勞累、熬夜導致,因此務必在前一天睡眠充足。當天請正常飲食,或是適當食用含鹹味的餅乾。
在捐血上針前、拔針前或是感覺不適時,可以進行簡單的肌肉運動,用交叉雙腿然後夾緊再放鬆的方式反覆練習,有助於讓血液回流至心臟。捐血後請按壓扎針處5-10分鐘,並伸展、抬高手臂。扎針手臂上的繃帶請30分鐘再卸除。
捐血後至少留在當地休息10-15分鐘,沒有任何不舒服再離開。捐血完的1小時記得補充500CC的水份與小餅乾,如果感覺暈眩或不適,記得馬上坐下或躺下,避免跌倒受傷。[註4]
每年6月14日是世界捐血日,近年因為疫情關係,各地捐血人潮下降,導致不少醫療機構瀕臨血荒。提醒民眾「捐血一袋,救人一命」,只要符合捐血資格,並且身體健康狀態正常,都鼓勵積極前往各地捐血中心或捐血站捐血。每次捐血建議間隔2個月以上,男性每年可捐輸1500毫升血液,女性則為1000毫升。